今年以来,在市场做空力量的驱使下,人民币不断贬值。美银美林表示,市场定价显示,有30%的概率人民币今年会贬值10%。
那么人民币贬值是利是弊呢? 在野村控股(Nomura )看来似乎是弊多于利:
好处:
出口更具竞争力,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进口成本,帮助防范通缩风险。
弊端:
1. 我们之前展示过,中国遭遇了大规模的热钱净流出,这常常伴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发生,可能会导致收支账户出现赤字。这样一来,“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风险就显现了:更大的贬值预期会导致更多热钱外流,周而复始。结果可能是货币贬值幅度超出目标范围,或者外汇储备损失。
2. 地方企业外汇存款大增。2014年2月-8月期间,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担忧促使企业外汇存款大增1123亿美元。今年在2014年9月-12月间,企业外汇存款回落,若人民币贬值担忧加剧可能再度刺激外汇存款回升。
3.日益增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因为以人民币结算贸易量会下滑。在欧洲金融危机期间的2012年二季度和2013年二季度,都不乏这样的先例。这可能导致离岸人民币突破涨跌幅范围。
4. 货币贬值可能增加企业债务压力(中国企业的外债在最近几年大幅增加)和提高投资者对风险溢价的要求,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削减中国人民银行宽松措施的效果。
5. 对于致力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来说,弱势人民币的货币政策会传递错误的信号。 这一点对于今年希望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蓝的人民币来说尤其重要。我们注意到,在美国和欧洲金融危机期间以及中国股市/经济增长承压的2014年初,人民币贬值预期都有所抬头,香港等主要金融中心的人民币存款都在下滑。
6. 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提振可能有限,因为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的世界工厂。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进口成本,限制中国组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7. 不管怎么样,中国本来就有大量的贸易盈余了。继续增加贸易盈余可能导致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行为。
8.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内需的疲软,尤其是投资需求。最好的“药方”是改革和刺激内需的宏观政策,而非人民币贬值。
9. 尽管人民币贬值可以帮助减缓通缩风险,但是通过增加进口成本来提高通胀率并不是中国需要的。这可能会导致内需进一步弱化的意外后果。
10. 人民币贬值与中国长期经济再平衡战略不符。中国希望摆脱对出口密集型国企、重度污染企业和投资的依赖,转向注重于私营企业、服务业和消费的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