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萍--顺势而为,无悔选择

我曾是一名从业23年的银行老员工。在工作中一直勤勤恳恳,也幸得领导的赏识和培养,在2006年银行刚推出财富管理业务时,我就被提拔成为了理财师,无意间成为了国内最早的一批理财师之一。我亲历了中国银行业财富管理的发展,见证了银行客户从对理财产品的不知、排斥,到了解、接受,再到认可、熟悉这一逐步觉醒的过程,伴随其间,我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个从无到有的理财行业,伴随全民理财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我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收获喜悲。点滴细节浮现脑海,常常是百感交集:有得到客户信任后的满足感、有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取得财富增长的骄傲感、有为理财产品收益未达理想目标的愧疚感、有为客户只因收益的些微差异选择其他机构的挫败感、更有凭自己的持续努力获得了各种专业证书,荣获了许许多多行内行外至高荣誉的自信……

多年耕耘,不计得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引以为傲的国有银行大平台上,我却升腾了与日俱增的失落感:每天面对络绎不绝的客户,我的工作内容如同机械般的重复。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大多数客户总是提出简单直接的问题:“产品利率多少、期限多长?”。用“货比三家”的态度来审度产品。很多时候仅仅因为理财产品少千分之一的利差,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户华丽丽的“流失”。而高净值客户因为信息的通达、思路的开拓,逐步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本质,开始直接与银行产品的源头资产管理公司合作。银行直接吃利差的粗暴获利方式,越来越不好用了。     

银行机构出于自身利润的要求,对理财师的考核也越来越短视。理财师的迫于业绩压力,只能给客户销售“看天吃饭”的基金、黄金和没有市场竞争力优势的银行保险以及收益率被层层“盘剥”后的银行理财产品。很多时候,理财师根本做不到站在客户的需求角度去做资产配置。

这种简单重复却流程繁杂的日子久了,我甚至开始迷茫:我还是理财师吗?更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推销员,我只需要运用销售手段,根据行里的指标节奏,推销出中收高的重点产品就够了。基于对银行的信任,在客户心中银行理财就等同于存款,属于无风险收益。客户中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教育感兴趣,很少人会关心产品投资范围、风险揭示、风控措施,只会关注利率多少、期限长短。这么简单循环的生活真不是我想要的,我感觉自己的工作热情在减退、学习动力在减退,越来越找不到职业尊严。我只是销售能手,我不能给客户创造超额收益,也不能帮助客户规避投资风险。理财师的价值感在一天天被消解,对于一个极需要价值认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状态。在我的内心,我一直相信“术业有专攻”,希望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用专业的知识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做好理财规划和资金配置,而不仅仅是推销产品。

很庆幸这个美好的时代,让我接触到不代表金融机构利益,而是客户利益的发言人,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而最庆幸的是,在众多的第三方机构中我选择了经纬仁合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它有着多维度的产品筛选和风险控制体系、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专业同仁,不设资金池、不以产品指标任务的完成实现销售,坚持合规做事,真正做到从客户利益出发,让我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愉快地选择自己所追求的,珍惜自己所选择的,一路高歌前行,快乐着,享受着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