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人物】非凡搭档-陈方&李倞

2016-05-18 10:51
 


文武搭档 陈方&李倞 文章来源:麦策

“我武他文,我内他外,我比较粗鲁。”一上来李倞就给自己贴好了标签;
“我是驱动者,她是守住堡垒的。”陈方则客观地分析了两人的定位。
 

他们共同创立了苏州经纬仁合财富投资管理公司,更是工作中的非凡搭档。

文武搭配,男外女内,这样看来似乎他们更多的是互补的特质,但隐藏在外显的差别下的是太多的共同点。

 

 

       李倞年纪稍大,90年代开始在某国有大型银行开始工作,4年后进入另一家同类型的机构,一干就是18年;

        陈方晚几年进入银行,同样在那里工作了近14年。

 


 

        2005年可以说是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兴起的元年,此前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仅仅拥有存贷款业务,那一年开始推出基金等理财服务,李倞与陈方就在那一年同时竞聘成为了公司的第一批理财师。

        李倞认为在机构与现在以工作室的形式从事理财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机构里客户并不是你的客户,而现在客户就是自己的客户;

       陈方认为脱离机构后更加懂得去敬畏市场,能够看到更多,理财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风险判断能力,不能光听机构的指标做事。他读过很多理财方面的书,也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理财师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学过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在2008年的时候全球都遭遇到了历史性的金融危机,当时机构仍有指标的规定。陈方没有盲从,而是凭着自己的独立判断给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幸运的是,客户没有在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对他也十分感谢。

 

        2011年的时候,两个人都遇到了瓶颈期,机构的要求与内心的追求不符使两人都处在纠结的状态中。就在这时,陈方给李倞打了一个电话,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恰好李倞也有同样的困惑,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共同从机构辞职。“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想要给倞姐打电话,可能是我们一起上过理财师培训课程的缘故,其实那个时候我也给其他的几个人打过电话,但只有倞姐和我有共鸣。这或许就是缘分吧。”

       辞职后过了一段时间后,2012年两人共同创立了“经纬仁合”。而在近4年的时间内,“经纬仁合”已经逐渐成为在苏州乃至全国都较为有影响力的财富管理公司,期间也没有经历过比较大的危机状况。为何能够顺风顺水?

       李倞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从最初的小团体逐渐发展起来,“经纬仁合”到现在也不过30人左右的规模。“在我们公司的人全部都是比较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基本上都是以前在大机构里面做了十来年的理财师,并且我们从创立至今人员无一流失,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和最大的骄傲,因此这样的模式是无法复制的。”

       陈方则从李倞和自己身上找到了共同点——都是相对保守的人。“在大型的金融机构经过熏陶,往往就会把钱的利益价值看得很淡,把风险看得很重,走的每一步都要稳,每一次冒风险都要先考虑退路。”陈方说他最羡慕巴菲特的并不是他的巨额财富,反而是他的长寿。就像在这个金融领域,只有呆得久才能笑到最后,短期的爆发往往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虽然偏向保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去做创新的尝试。陈方有时候也会去做一个拓荒者,去接触一些新的产品。这些时候,公司往往要做出决策。“决策阶段,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无所谓以前的职位观念,但是一旦决定要做了,每一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

       这就是工作室的风格。工作室是合伙人制,与雇员制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拘谨也少有约束,成员之间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的管理。这给两个人减轻了负担——毕竟一个公司仍然需要管理层,而这都是他们两人没有经历过但当下不得不承担的职责。

       对于财富管理市场未来的走向,两人的看法也完全一致:因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兴起,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理财师,但市场必然会进行筛选,但专业方向会细分,最后留下来的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理财师这个行业还是越老越吃香的。”

        而对于一手创立的“经纬仁合”,两人也没有让它迅速扩张的打算。“这个行业并不适合快速爆发,不然会面临很多问题,我们也没有多大的野心想要让它怎么样,就稳定地做下去。”“理财讲的是业界良心,绝对不能盲目扩张。”陈方和李倞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经世济民,仁心厚德,有操守的理财师运气绝不会太差。我们期待“经纬仁合”未来的发展,也预祝这一对非凡搭档走出一条通途大道。